要进入传统学术,就要了解古籍分类法,这与西方的图书分类法和知识分类法是完全不同的。通过《汉书·艺文志》,知道当时将中国先秦两汉的古籍分为六个部分,如六艺五经、诸子百家、诗赋、兵书等。而到了隋唐就演变成了四部分类,将全部古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是儒家经典,到了南宋定型,出现了十三经。史部收历史著作,包括纪传体的正史,清代确定二十四史为正式国史。编年体以《春秋》和《资治通鉴》最著名,纪事本末体则以事件为中心,以上为最重的史书三体。史部还包括地理类、传记类等,其实在宋代已有年谱。子部是学术著作,包括诸子百家,也包括佛教与道教著作,以及各种小说笔记、杂说类书等,五花八门,各有路数。集部是个人诗文的结集,宋以后数量极其巨大。
但凡研究中国传统学问,必须通晓目录学,方能自如地遍读群书,不致迷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