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意独怜才”——记任重沙龙217期“唐诗人们的朋友圈”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7-10-06                                         浏览次数:

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任重沙龙第217期“唐宋诗人们的朋友圈”在3106教室顺利举行。中文系的侯体健老师以唐宋几位著名诗人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别具一格的交往方式。



首先,侯体健老师阐明诗人们交游关系的考辨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把交游搞清楚了,现代人才可能把诗歌读懂,进而去理解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

在唐代诗人中,侯体健老师选择从孟浩然谈起。在一般印象里,孟浩然是一个隐者,擅长写田园诗,和王维并称为“王孟”,是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但不太受人关注的是,孟浩然和张丞相,也就是荆州长史张九龄关系也极为密切。沐浴在盛唐积极入世的风气中,孟浩然自然也渴望谋求个一官半职,然而他几次落第,仕途坎坷,在他写给张丞相的诗中,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多数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

在孟浩然的朋友圈中,李白可谓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一直奉孟浩然为“偶像”的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长年四方壮游,获得不小的名声。他写下了多首赠送给孟浩然的诗作,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很多人接触太早,反而对李白的心情并不敏感。据粗略统计李白所写的有关孟浩然的诗歌有5首,孟浩然却似没有写过赠给李白的诗歌,或许由于孟诗集残缺严重之故吧。



而说起李白,又怎能少得了杜甫,这二位陪伴莘莘学子语文学习生涯的文学大家,其关系与前文所说的“孟浩然和李白”的交游关系颇有几分相似。杜甫的出生虽说比李白少了几分传奇,但他们在壮游中相识,结下了深厚友谊。在目前已知的李白与杜甫的诗作中,李白只写了3首诗送给杜甫,而杜甫却有12首诗作是写给李白的。李白写给杜甫的多是对晚辈的戏言,少有特别的诸如思念、问候等的感情;与之相对的,杜甫却有《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等作,抒发了强烈的暮云春树式的想念。

侯体健老师将苏轼作为宋朝朋友圈的核心阐述宋朝的情况。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年)时20岁,十分年少,却兄弟同登进士、名动天下。当时宋朝的文坛宗主是欧阳修,在他的周围聚集了许多文人,欧阳修提拔过许多人,苏轼和苏辙都可算他的门生。后来苏轼接替欧阳修的盟主地位,身边也聚集起了一群人,这些人许多都因为苏轼的乌台诗案被牵连,像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被贬后就沉浸在自己情感中无法自拔、难以抽身。南宋的辛弃疾最善作词,他的词中也反映了许多交游情况,特别是他与陈亮的“贺新郎”词调的唱和,来回共达5次之多,潜藏了一次重要的政治会晤。之后在提及宋代诗人互相赠诗与回诗的方式时,侯体健老师还为我们补充教授了“次韵”的相关知识。



最后,侯体健老师总结道,在现代,诗歌的交际功能已经逐渐弱化,但在古代,诗歌却是基本的交游方式和生活状态。众多诗作中,交际诗占到了多数。唐宋诗人们的优秀诗作很多都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作诗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因此,了解古人纷繁复杂的交游关系,从中抽丝剥茧,不但意趣横生,更能由此熟悉诗歌创作背景,体悟诗人寄托在诗歌中的丰富的内心情感。如此,相信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良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