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个人申报展示——杜瞻湫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7-10-13                                         浏览次数:

隸書與隸變

文 《文字学概要》小组 杜瞻湫

  

裘錫圭先生說:在漢字形體演變的過程中,由篆文變為隸書,是最重要的一次變革。這次變革使漢字的面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對漢字的結構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即便是不懂文字學的人,憑藉感性的認識也能明白漢字由篆文到隸書發展的意義。因為後期發展成熟的隸書在字型構造上和楷書相差已經不大,一般人都能輕鬆識讀。以東漢末年的《曹全碑》為例,字型構造和楷書差別很小,幾乎不影響辨識。我們今天主要談的就是漢字由篆書向隸書的轉變,也就是所謂的“隸變”。不過我們首先來瞭解一下隸書。

傳統一般認為隸書形成于秦代,是為了應付當時繁忙的官獄事務而早的一種簡便書體,還有些人明確指出程邈為秦始皇作隸書。但根據現有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隸書形成於戰國晚期,當時流行於秦國的俗體字是隸書形成的基礎。秦時的隸書和漢代中後期成熟的隸書差別很大。比如裘先生提到的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秦簡,即《文字學概要》中的圖42,裘先生說在這批竹簡抄寫的年代隸書已經基本形成。和《曹全碑》對比一下,差別還是相當明顯的。

事實上秦代和西漢早期的隸書並未完全成熟,在《文字學概要》第四章第五節中,裘先生指出:這一時期的隸書有很多字的寫法仍然接近正規篆文,此外有些字雖然已經有了跟成熟的隸書相同或相似的寫法,但同時仍然用接近正規篆文的寫法。比如數字“五”,我們看看,日甲乙指的就是前面我們說的睡虎地11號墓中出土的日書甲乙本,五字應該是武帝之後才變為和楷書五字相近的字形。比如這個之字,大家可以看到最後一個和曹全碑的之已經很像了,一些還是篆文的寫法。還有說字,幾種寫法有很大差別。總而言之,這一時期的隸書尚未發展成熟,因而稱其為早期隸書。

裘先生在第五章第二節漢代隸書的發展中對隸書的劃分從字型構造和書體兩個方面作了詳細討論。以字形構造劃分早期的隸書和成熟的隸書;以書體劃分古隸和八分。這兩種劃分方式都是以漢武帝中晚期為過渡階段,所以說早期隸書和古隸,成熟的隸書和八分範圍是大體重合的。因此我們可以直接把隸書分為早期隸書和成熟的隸書這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我們可以看到的材料主要是秦代簡牘如前面所說睡虎地十一號墓所出的秦簡,還有四號秦墓的木牘等,還有西漢早期的墓葬漢簡,如長沙馬王堆一號、三號墓,臨沂銀雀山一號墓等等。成熟隸書時期的材料更為豐富,很多東漢時期的碑刻被保留下來,而且不少在書法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比如前面所說的曹全碑,孔廟中的史晨碑、禮器碑、乙瑛碑,基本都是漢代末年的,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下麵我們談談隸變。《文字學概要》中相關內容主要在第五章第三節“隸書對篆文字形的改造”,裘先生本節主要對比隸楷階段字形和古文字階段的篆文字形的不同,所以其實主要是用接近楷書的晚期隸書來和篆文對比。凸顯了二者的差別,第三節他給出很多例子,字形結構的變化是十分明顯的。

什麼是隸變?趙平安先生在《隸變研究》中說:“大約從戰國中期開始,秦系文字的小篆經由古隸到今隸的演變就是隸變。”隸變始於秦文字這一點應當沒有什麼可懷疑的,裘先生在第四章第五節還否定了隸書的一部分是承襲六國文字的說法,但趙平安先生認為某些六國文字字經過隸變成為隸書,如無、禮等(見下圖),其實就跟簡體的無禮一樣了,無禮兩字就來自說文的古字、奇字,裘先生談到過這個問題,但我覺得不能用來反駁趙先生的觀點。裘先生說的是說文把小篆字形搞錯導致隸書與小篆不和反而與春秋前的古文字或一些六國文字相合,但無和禮的篆文是什麼應該很清楚,總不至於搞錯的。不過這兩個字本身也比較特殊。秦漢時期的古體字還是很多的,大多與說文字古文、籀文相合,有寫作古隸、隸書、楷書的,可能當初人們用字復古,或者乾脆就來自于說文。

至於起源於戰國中期,趙先生也列舉了不少資料。木字何(和)彎曲的篆文不同之處很明顯,圓轉筆道分解或改變成方折、平直的筆畫,義的上半部分,其實是個羊字,也是和篆文不同。裘先生其實在書中就舉了這個例子,在第75頁。不過裘先生的例子是來自睡虎地秦簡,來自戰國末期秦代初年,趙平安先生所舉的例子都在惠文王前後,是戰國中期。

再說隸變階段的漢字演變,是多向的,也就是說,有些字它是向多個方向演變的,比如一路演變為正體,一路演變為省體或俗體,還有一路演變為正體,一路演變為草書,甚至演變趨勢本身就有數種軌跡,比如草書,可以說非常複雜。

隸變的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下限是今隸,在這個過程當中只要形成了篆文沒有的字形,趙先生都會認為為隸變的結果。比如恥(恥),但這兩個字後面也是並行的,單就“恥”而言不是隸變後的結果,而“恥”就是隸變而來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隸書對篆文字形的改造。裘先生歸納為五個方面在第88頁:

  1. 解散篆體,改曲為直。就是把古文字彎曲的線條分解或改為平直的筆畫。這是隸書改造篆字的最重要的方法。

  2. 省並。把篆文的兩筆併為一筆,或是把兩個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並起來,改成較簡單的筆畫結構。

  3. 省略。直接省去某些部分。

  4. 偏旁變形。用作偏旁和獨立成字的寫法不同,常有所簡省。

  5. 偏旁混同。就是把某些生僻或筆畫較多的偏旁改成形狀相近、筆畫較少、比較常見的偏旁。

趙平安先生把隸變分為兩大類:即與表音表義無關的隸變和有關表音表義的隸變。所謂無關表音表義的隸變使指人們為了求快速求順手求美觀而導致的形變,完全是由於書寫的原因造成的。趙先生總結為九種:即直、減、連、拆、添、移、曲、延、縮。

直是指在隸變過程中,把原字當中的曲線、弧線、半圓(圓形是先拆成半圓然後拉直)拉成直線、准直線(指撇捺)或折線。直的運用可以使筆道縮短。減是指在隸變過程中減去部分形體使原有字形進一步簡化。連是指隸變過程中所發生的連筆現象。拆是指隸變過程中將本來連著的形體拆散。添是為了字形勻稱,字形美觀而在原字上附加簡單筆劃。移是為了字形平穩和書寫便利而移動字的整體或部件的位置。曲是指隸變過程中將直線扭曲或將微曲的線條嚴重扭曲,以達到字勢的平穩或較為美觀的視覺效果。延是指把某些線條延長,以便結構更緊湊、更和諧。縮是指把長線縮短,以調整簡化筆道。應當注意的是,這九種隸變方法在隸變的具體過程中往往是多種方法綜合使用的。

上面的是與表音表義無關的隸變,完全是由於書寫造成的。下面是有關表音表義的隸變,它們體現了古漢字形體表音表義的特點,維護了漢字結構的有理性。

省形、省聲、換形、換聲、增形、繁聲、把象形表意部分改成聲符、把象形部分改成表意偏旁。

1省形(省掉字中的某個形符):蠱(蠱)

2省聲(省掉字中的某個形符):桮(杯)

3換形(某些字的形旁被意義相近或與原字相關的形旁替代):谿(溪)

4換聲(調換形聲字的聲符): (臀)

5增形(在原象形表意字或形聲字的基礎上增加表義的形旁):然(燃)

6繁聲(聲符的繁化):(椒)

7把象形表意部分改成聲符:(羞)恥(恥)

8把象形部分改成表意偏旁:(羈)

趙先生認為以上的舉證足以說明,隸變的基本方法都來自古漢字的形變方法。只是在古漢字階段這些方法的使用還是零星的、偶然的,只有到了隸變階段,這些方法才大規模地使用。因此,隸變方法既是古漢字形變方法的繼承,更是古漢字形變方法的發展。

隸變也遵循一定規律,如追求字形的勻稱美觀,保留原字的框架輪廓或特徵部位,隸變前後的字在形體上的聯繫是很容易看出的。所以隸變字形變化最突出的是中部,比如塞(《文字学概要》第76页)、襄(第88。還有順應書寫的需要,比如經過簡省形體結構變簡單了,各種曲線拉成了直線,不相關的線被連在一起,總的來說這些都導致書寫效率大大提升。而且在隸變的過程中漢字表音表義的特點也得到較大的保留,維護了漢字結構的有理性。

  

  

导师评语:

文章主要利用對裘錫圭先生《文字學概要》和趙平安《隸變研究》兩種專著,對古漢字發展過程中的隸書的形成和發展、隸變的表現等專題作了很好的總結。一、用具體例子說明了早期隸書開始形成時代在戰國中期,到戰國末期的秦國已經成為與篆書不同的字體。不過秦簡的隸書還是尚未完全成熟的隸書。二、裘先生《文字學概要》說,隸書是由戰國秦文字的俗體發展來的,但是隸書中有一些字形合於六國文字,而不合于小篆,裘先生的看法是這種情況多是後來小篆字形發生了訛誤,從而基本否定了部分隸書的是承襲六國文字的說法,但趙平安先生認為某些六國文字字經過隸變成為隸書,如。這種情況同時是一種文字簡化。三、對隸書對篆書的改造的規律作了很好的歸納。

裘先生已經提到戰國中期秦國已經出現跟後來的隸書相同的寫法,書中提到惠文王十三年相邦義(張儀)戈的“義”字上部的“羊”字形,在74頁。

  

(此文获评任重书院第六届经典研习班优秀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