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训练营|任重书院第十期“学术训练营”开始报名啦!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05-21                                         浏览次数:

学术训练营是任重书院的特色活动项目之一,旨在利用书院平台,充分发挥书院导师学术引领优势,积极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加强师生交流,为学生跨院系、跨专业的学习交流搭建优质平台。


训练营项目涉及史论研究、语言文化、哲学经典等专题,通过对文献查找归纳、逻辑思维拓展、论文架构撰写、学术思辨整合等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精神的养成,为本科生的学术论文能力提升、科研道路进阶打下坚实基础。

第十期训练营项目


项目一


指导老师:蒋文    

项目名称:战国兵器铭文汇编    

项目简介:收集和整理战国时代有文字的青铜兵器,锻炼基本的学术能力    

人数:1-2人    

项目周期:1年   

要求:对古文字、先秦史、上古汉语、考古等感兴趣。中文系古文字强基班学生优先。    


项目二


指导老师:严金强    

项目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项目简介: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梳理现有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论著和教材的篇章结构和逻辑框架,构建适合于本科生教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遵循三个基本特点:一是遵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密切结合新时代新实践,三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鲜活呈现。    

项目周期:1学年

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感兴趣。    


项目三


指导老师:康凌    

项目名称:奇境译坊:学术翻译实践    

项目简介:这一项目与王柏华老师主持的“奇境译坊”合作,以学术著作的阅读、讨论与书评、著作的翻译为主要活动内容。具体而言,我们会为学生提供四大类(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中国古典文学方向、大众文化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共二十余本英语学术著作,请新生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请兴趣类似的学生组成若干翻译小组,在导师和译坊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下,首先阅读这些著作,了解其大致内容;其次翻译导师布置的与这本著作相关的书评文章,并互相修改、讨论译稿,总结问题,并向大家报告;再次,在完成书评翻译后,学生可以进一步从著作正文部分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继续进行翻译实践与讨论修订。在完成一部著作的阅读、书评翻译和正文选译后,学生可以继续选择下一步著作重新开始。        


项目四


指导老师:王球       

项目名称:动物的意识问题研究    

项目简介: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旨在理解心灵的普遍本质,却往往撇开动物心灵不谈。长期以来,在面对非人类动物的“他者”时,哲学家容易受“种族假相”的蒙蔽,要么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要么陷入拟人论。动物的心灵与认知,倘若无法妥当安置,心灵哲学便难以名副其实。该项目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放,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中阅读和讨论关于动物意识问题研究的文献。例如Nagel(1974)指出人们无法亲知蝙蝠的主观感受,以此反对心脑同一论;Allen-Hermanson(2018)直面Nagel的挑战,表明蝙蝠的主观感受类似于盲人的听觉;Tye(2017)宣称,动物普遍具有意识;Prinz(2018)用认知神经科学证据表明,意识发生在感知处理与工作记忆之间,由此推断绝大多数动物都有意识;Griffin(1992)基于多重可实现性原则认为,动物意识无需与人类相同;Trestman(2018)从进化史的角度推断哪些动物拥有意识;Godfrey-Smith(2016)关乎章鱼意识的研究,挑战了一系列意识理论的正统观点。    

人数:2-3人  

项目周期:一年

要求:参与该项目的同学,需要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跨学科视野,在老师的指导下做读书报告,参与课题组的学术工作坊。    


项目五


指导老师:黄洋    

项目名称:世界古代文明中的蛮族观念      

项目简介:世界古代文明中心地带的居民往往带着一种优越感看待周围其他人群,甚而至于将他们了解的世界划分成对立的两部分,如古代中国人将世界划分成华夏和蛮夷,古代希腊人将所有其他民族一概称为“蛮族人”(希腊文barbaroi,英文barbarians由此而来)。本课题将组成一个研究小组,成员分别研究古代中国、埃及、两河流域、希伯来、印度、希腊和罗马文明如何看待和描绘周围其他民族,这种描绘又如何影响到文明中心自身的建构。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研读文献和图像资料,梳理出基本的线索,一起研讨,撰写研究论文,然后一起交流各自的结果并进行初步比较,看能否获得一些有意思的发现或者结论。    

项目周期:1-2年      

要求:对古代历史研究有长足的兴趣。


项目六


指导老师:冼若冰        

项目名称:古希腊语言文学Colloquium     

项目简介:(1)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阅读并讨论在方法论和材料解读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几种晚近出版物(荷马A.  Purves, Homer and the Poetics of Gesture, Oxford 2019; 品达,P. Need/L. Kurke,  Pindar, Song and Space: Towards a Lyric Archaeology, Baltimore 2019; 悲剧,D.  Kovacs, On not misunderstanding Oedipus Tyrannus, CQ 2019,  107–118; 阿提卡散文, A. Vatri, Or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Classical Attic Prose: A  Linguistic Approach, Oxford  2017)(2)为师生报告和展示自己的学术研究提供平台(课程作业、学年论文、学位论文、待投稿的研究都可以)。      

项目周期:项目为期一学年,每月活动一次   要求:参与者需已完成初级古希腊语(上/下)。    


项目七


指导老师:陈家隽    

项目名称: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调查研究    

项目简介:口语课程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程类型。本项目在回顾传统口语课程教学模式、口语教材内容编排的基础上,调查并提炼中介语口语的过渡性特征,分析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制约因素,研究某些范畴及相关语用信息在教材中的展示方式、频率等编写问题,构建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口语教学策略与模型。  为了便于一年级学生开展研究,项目名称所指代的研究范畴相对宽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点细化研究内容,如中介语口语中某一范畴的调查研究、某一级别某一方面的口语教学方法设计、某一范畴口语教学的纠错反馈研究等等,给予学生一定自由度,在项目名称所指的总体范畴下找寻具体的研究内容,培养问题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项目周期:1年   

要求:对语言学,尤其是二语习得领域有一定兴趣;英语良好,能够阅读国外文献;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够开展基础的调查研究。    


项目八


指导老师:王永刚       

项目名称:电子竞技消费行为分析

项目简介:电子竞技是融合传统体育精神、互联网文化、动漫游戏原创、现代节事活动理念于一体的新型社会、文化、经济现象,具有不容小觑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容量。一般而言,电子竞技玩家可以分为职业玩家和普通玩家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有资格参加电子竞技比赛的职业选手,一般隶属于某家俱乐部;后者是指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利用闲暇时间参与电子竞技活动的大众人士,依据兴趣、投入程度又可以分成休闲玩家(casual  player)、核心玩家(core player)、骨灰级玩家(hardcore player)三类。玩家在电子竞技中饰演主要角色或关键角色,并操控这些角色完成一系列目标,获得积分(points)、勋章(badges),进入排行榜(leaderboards)。准确认知电子竞技玩家,是对其消费行为进行理解,构建用户画像,是对电子竞技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项目人数:不超过5人

要求:有丰富游戏经验


项目九


指导老师:陈振宇    

项目名称:基于语言学的事实性研究——语言学对我们个体的思维的超越    

项目简介:在可能世界分层理论中,首先要区分现实世界与认知世界,直陈世界和非直陈世界。说话者自身所在的世界,也是言语活动所发生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在其中存在的事物就是真实;说话者直接表述的认知世界是直陈世界,在其中存在的事物是事实,它代表的是说话者的主观立场,而不是客观世界本身的性质;而说话者并不是当成一个事实,而是作为一种假定来谈论的事物,是更深层的非直陈世界中的事物。如果说话者假定的事物,可以确定在直陈世界中存在,这称为“叙实”,如果可以确定在直陈世界中不存在,这称为“反叙实”,叙实和反叙实,都意味直陈世界和非直陈世界之间是透明的。如果说话者假定的事物,无法确定在直陈世界中是否存在,这称为“非叙实”,意味着直陈世界和非直陈世界之间是晦暗的。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叙实、反叙实和非叙实,包括透明和晦暗的各种具体情况,决定性的意向动词,以及传信、预期性等语用因素。    

项目周期:一学年

要求:对哲理思辨感兴趣,对语言现象感兴趣,有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项目十


指导老师:宋道雷    

项目名称:城市基层治理研究    

项目简介:(1)总体内容: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对以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政党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例如浦东新区的街镇、北外滩街道等具有代表性的基层政府,进行具有直观观察、理论深度和扎根研究的探讨、分析和调研;(2)具体路径:第一,提供同学在地方政府实习锻炼和调研的机会;第二,提供深度案例研究和调研报告写作指导,项目结束后,每位参与者都会产出自己的学术作品;第三,提供复旦大学暑期、寒假调研项目规划、指导;第四,提供复旦大学形式与政策课调研指导;第五,研讨城市治理方面的经典著作;第六,对有能力的同学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产出较高水平的关于城市治理的学术论文。    

项目周期:1年   

要求:第一,扎实肯干,忌眼高手低;第二,靠谱,忌口脚不一;第三,持续参与,忌半途而废


项目十一


指导老师:吴欣       

项目名称:古代丝绸之路考古与艺术学术训练营

项目简介:该项目旨在引导对古代考古与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如何看待并研究古代的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在老师或者助教的引导下阅读学术文章、参加讲座、参观博物馆等,并撰写读感或观后感,参与课题组的讨论以及其他活动。

项目周期:一学期或一学年 

人数:2人 

要求:认真,有责任心和好奇心,注重细节,积极主动,英语阅读能力比较强。能使用Photoshop或 Indesign等制图软件的优先考虑。



项目十二


指导老师:朱潇潇       

项目名称:校史中的红色基因    

项目简介:组织学生查阅校史资料,搜集整理校史中与党史有关的人物和事迹,并进行相关研究。    

项目周期:1年   

要求:对研究校史感兴趣,能够沉下心来查找资料,自主阅读相关材料的同学    


项目十三


指导老师:蒋文    

项目名称:复旦及周边地名故事       

项目简介:适合本科新生的研究项目,以复旦及周边地名为线索开展研究,锻炼基本的学术能力        

人数:5人左右    

项目周期:1年   

要求:中文系(含古文字强基班)学生优先    


项目十四


指导老师:章可       

项目名称:近代上海中西文化交流研究    

项目简介:上海是19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是近代远东最大、最受人瞩目的城市之一。上海史素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而时至今日,从各类人物到出版、教育、医疗、宗教、城市规划和建筑等事业,都还有大量丰富多彩的细节可以发掘。本训练营项目旨在引导新生阅读相关书籍和研究文献,并根据特定主题到档案馆、图书馆查阅第一手材料,培养处理原始史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论文写作水平。项目同时还希望将文本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以鲜活的亲身体验锤炼跨越古今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人数:5人    

项目周期:1年   

要求:首先希望学生对上海这座城市及其历史有很大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索;希望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近代历史知识和外语水平;优先考虑历史专业学生。    



项目十五


指导老师:傅德华    

项目名称:东北抗日联军资料选编     

项目简介: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中华书局拟编辑出版多卷《东北抗日联军资料选编》。本项目已从民国期刊中搜集到数千篇相关资料,计划将这些资料由PDF格式(繁体字)转化为WORD文档(简体字)。目前还有千余篇有待招募本书院的学生帮助完成。    

人数:20人    

项目周期:本学期结束前完成        


项目十六


指导老师:傅德华  

项目名称:“李端棻与教育创新”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简介       

项目简介:2020年是清末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发生122周年。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作为贵州历史文化名人杰出代表李端棻,不仅参与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还积极向清朝统治者建言献策,举荐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倡言创办北京大学,致力贵州的新式教育活动,努力培养维新人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学习与研究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讨李端棻与教育创新的关系,弘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挖掘李端棻文化的当代价值,扩大李端棻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史学会、贵阳市历史学会拟于2020年11月20日至11月22日间在贵州省城贵阳主办“李端棻与教育创新”全国学术研讨会。    

人数:2位文史类的学生        

项目周期:10月底完成初稿


项目十七


指导老师:傅德华  

项目名称:“史量才研究再出发”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

项目简介:为纪念《申报》总经理、中国报业大王诞辰140周年,上海历史学会史量才学术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20年11月中旬在上海泗泾镇召开“史量才研究再出发”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    

人数:2位文史类的学生        

项目周期:10月底完成初稿


项目十八


指导老师:张勤  

项目名称:清代官修文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形象搜集整理  

项目简介:以清代地方志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形象整理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民族形象以及背后成因的分析,对古文献中我们少数民族形象构成进行解读。同时借助对当下这些民族自我形象的比较分析,来对华夏民族整体性进行解读。    

项目周期:初步拟定2个学期    

要求:对民族文化感兴趣者;对我校书面文献和电子文献查阅熟练掌握者;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者为佳。      



活动成果


1.训练营学员有机会随导师参与相关主题的学术会议、讲座、论坛等。

2.训练营学员可与导师共同署名或个人独立完成学术论文,并有机会出席会议宣读论文,优秀论文被收录会议论文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