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行:“古典文化的旧瓶新酒”——导师下午茶陈特老师漫谈录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0-05-15                                         浏览次数:



古典的含义



“古典”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首先是“古”字。如果我们把“古”理解为古代,那么就会引发一些问题:为什么人们认为古代与现代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古代和现代的分界并不是明代或者唐代?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某些朝代、某段历史时期是一个整体?以及,与这个“古”相对应的又是什么,是近代或是现代?中学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而现代则是始于1919的五四运动。但在英文里,“近代”和“现代”都是同一个词modern 

      所以,究竟为什么会有“古”,这个“古”的含义又是什么?聂绀弩先生曾说曹操是先有儿子再有老子:因为曹操没有当过皇帝,对于曹操成为魏武帝这件事情,确实是先有儿子再有老子。类似的,其实也是因为有了“现代”才有了我们所说的“古代”。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又要如何用英文来翻译“古代”?西方有“ancient”一词,但英语世界中的“ancient China”往往指先秦;类似的,“early China”则指先秦两汉。实际上,比较接近我们习惯所说的“古代”的可能是premodern,那自然也是先有了对“modern”的体认,才进一步有“premodern”。

       那么,“premodern”和“modern”的区别又在哪里?关于这方面的解释就非常多了,我向同学们推荐秦晖先生所著的《传统十论》,这是一本论文集,大家读完如果觉得过瘾,可以再去读《田园诗与狂想曲》。秦晖先生主要借助马克思的相关论说,对于“传统”和“前现代”作出了非常精彩的界说。

      马克思从 “依附” 的角度来看待人的历史发展,他认为人越是处于早期阶段就越是依附于大的共同体;而当人们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人就不再在形式上依附于谁了。在康德哲学那里也有一个类似的表达,那就是 “人是目的” ——人是自己的目的,人不再依附于他人或集体。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这一命题出发。比如在经济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概念必须建立在个体的独立价值之上;又比如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代议民主制以及政治上的契约论,它们也都具有这样的逻辑:每个人之所以能够把自己的那一份权利让渡出来,是因为存在着“人是自己的目的”这样一个前提,因此人才可以为自己做决定。

      当然马克思的论说不止于此,其批判是很深刻的,他指出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独立而已。实际上,商品拜物教的存在会使得人“自由地不自由了”,也即异化了。所以《共产党宣言》中最理想的状态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未来,一方面个体都是自由的,但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又相互联合,并非一盘散沙。

      因此,人在“形式”上依附于或此或彼的共同体(或个体),大约是判定“古代”与“现代”的一个标志。至于“实质”上不自由的时代到底能否称为“现代”,或许还可以再讨论。

      讲完“古”,我们再来讲讲“典”。“古典”不同于“古代的一切存在”,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被称为“典”,只有在时间上比较早就成为了经典的事物才可以称得上是古典。如果我们要寻找早期的经典,那在中国就要追溯到先秦,而在西方则是古希腊文明和犹太文明等。当然,“古典”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家作品汇入到“经典”的洪流。比如中文系的学生不可能只读先秦的书,《史记》、《世说新语》、李杜、苏辛以及哪些伟大的小说戏曲等等,都需要我们去学习。鲁迅、胡适等人的书,也应当读读。(只是他们不会被称作“古典”。)传统一直在发生变化 ,但是却一般不会有巨变,在大体上还是存有着一个 轨道 

      所以,这个“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它的变动也会形成一个轨迹。这个轨道,并不可能靠个人来建成,而且后人会越来越难以做出突破和创新。虽然我们面对着这样的困难,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丰厚的用中文写成的古今经典,作为一个读书人(而非创作者)无疑是很幸福的,读经典确实是快乐的。





文化的含义



“文化”这一概念是很难定义的,但是我们至少能够感觉到“文化”是和“自然”相对立的。我们可以说桌子、房子、茶甚至一份炒饭都是文化,但是窗外那棵纯粹自然生长的树就不能算是文化。因此文化之所以有别于自然,是因为文化是关乎 人的精神向度的,需要人的思维和精神介入其中。那么,纯物质性的事物能否构成文化?恐怕不能。物质文化确实存在,但是物质文化中实际上也已经包含了人的精神层面的事物。

      那什么是古典文化?按照上面的讨论,古典文化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一定典范性的,并且往往与精神有关的某种事物(或存在)。这里还有一对概念可以略作区分,大家不妨读读朱维铮先生的文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过去的文化在理论上都可以被称为传统文化,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可以构成传统。所以,我们今天所讲的古典文化就是具有一定轨道的文化,它虽然不断变化,但始终蕴藏一个 核心 ,因此才具有典范性,才能构成传统

      而传统在变化的同时又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同学们以后如果去听文学批评史的课,就会接触到许多不同的观点。比如到底是唐诗好还是汉魏时期的诗歌好,以及李杜优劣之争等等。每个人都可能会推崇不一样的诗人以及不一样派别,这是因为每个人心目中的传统还是存在不同的。但是从大体上来说,我们还是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典范,比如你很少会觉得苏轼的作品不如宋代的一个三流诗人好。





面对古典文化



古典文化与文化传统 多有变动 ,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朱维铮先生还有一篇文章叫《音调未定的传统》。且不说学派或思想体系,就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词语而言,许多词语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然而,由于上述“轨道”的存在,传统文化仍然是不能随便任人解释的。

       因此,面对既不断变化又有大致轨道框架的古典文化,首先还是要对某些基本的文献、语词有一个大致准确的理解。其实读古书的第一条要求,就是要能比较准确地读懂书(绝对准确是不可能的),同时能了解“古典”的变化。

       比如说“言必信行必果”,我们现在都觉得这句话表述的是一种正面的行为。但是在孔子的论述中,他认为成为君子应该有几个层次的要求,而“言必信行必果”实际上都已经不属于最高层次了。类似的还有《孟子》里的“出尔反尔”,本来的意思是“出互尔者,反乎尔者也”,但现在“出尔反尔”一般是个贬义词。

       再举一个容易让人迷惑的例子,那就是“每况愈下”这个词,其实上,如果我们现在去检索如“汉典”这样的网站,就会发现还有另外一个词叫做“每下愈况”。“每下愈况”出自《庄子》,它的本意是说通过猪的脚来判断猪的肥瘦情况,这无疑蕴含着《庄子》一书的思想,《庄子》有名言曰“道在屎溺”,大体上和“每下愈况”可通,越是到低微的地方越能够看到道,后来注家也多如此引申。但是,我们也听到一个词语是“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糟糕。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宋代大学者洪迈就使用过“每况愈下”,而且当时的含义和我们今天的理解也差不多(即情况越来越差),但是那就已经和《庄子》中的“每下愈况”完全不同了。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说语言是具有 任意性的。索绪尔提出了三个概念:第一,比如说猪这个词,英语把猪叫做pig,古汉语把小猪叫做豚,这些各种各样的字词都是一些符号,也就是“能指”(signified)。第二就是指猪的概念,也就是“所指”(signified)。还有第三个概念是“指涉”(reference),现实世界中的猪就是“reference”。

       能指和所指,都是符号层面上的。其中的任意性就表现为无论是“pig”还是“豚”,这些叫法纯粹是偶然的。但是,语言能够形成一个 意义系统,而这个系统是具有 相对稳定性 的。因此,在经过这一番约定俗成之后,词语的含义还是会有一个相对确定的指向。明显背离这种指向的,就只能被认定为错误了。

       无论是在人文领域还是在科学领域中,其实并没有可以绝对确定的事物,即使是科学定理也只有在限制条件下才能成立。但是,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中,这样的限制条件是不存在的,我们今天面对的所有古典都是古人生活世界的结晶。因此,对于许多古书的含义,我们只能有一个大致准确的理解,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尽力避免一些一定错误的解释。

       在座一半以上都是中文系的同学,大家有没有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中文系不是教人认字的,我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我们中文系不是专门读小说的。那我们到底是干嘛的呢?我想,中文系确实不是教人认字的,但是中文系的学生应当具备 主动查证求实 的意识。中文系有古文字专业,其中最了不起的裘锡圭先生在一篇讲稿中承认自己也曾经写错某一个字。因此犯错是很正常的。但是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我们仍然应该养成看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就主动查一查的习惯。然后,还要培养出一定的 鉴别能力 ,知道用哪些可靠的工具书或网站查考,甚至应该知道一些学术性较强的典籍(比如查了《说文解字》,最好还知道段玉裁)。

       同样,中文系确实主要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中文系的学生对于一般文稿的 写作能力 ,应该要相对较强,因为我们大学期间的课程,就是围绕着阅读、思考和写作展开的。假如工作后几个同事同样写一篇有特殊体裁或主题的文稿,大家都只是学习了几份前人的作品,中文系的学生就应该能比较快地掌握其中的的文体要素,语法错误和错别字也都比别人少一点。这些小细节其实就是来源于基础,也就是中文系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再比如说,我们不是专门读小说的,但是我们的 阅读速度 还是应该要更快一些。如果这些能力都具备了,那我想在面对古典文化或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不会太手足无措。





提问与讨论



同学提问:古代的诗人活得这么诗意,那么他们的情感生活诗意吗?


      黄玉峰老师有一本书《说李白》,骆玉明教授写了这本书的序言。这本书花了不少篇幅告诉读者李白有庸俗浮夸的一面,李白追逐功名,纵情声色。黄老师揭示出来的这一面无疑是在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但我觉得骆老师讲的最好的是,虽然李白既爱钱又追求权势,但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的世界里创造迷人的意境,同时,他也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经受着常人的一切烦苦。诗意的人生 是一种渴望和期待,是对可能的自由舒展的生命状态的描述,现实的人生 却是矛盾重重,你不可能没有实际利益的计较,也总要作出妥协和退让。在其他诗人那里,常常因为意识到现实力量的沉重,而淡化诗中的激情,降低讴歌自由与尊严的声调。李白却不愿如此。他和大多数诗人最大的不同,也许在于他的永不泯灭的天真与童心,哪怕理想其实是幻梦,他也宁可保持这种 幻梦的完美性 。正因如此,我们积满尘埃的内心也会因他的简单的诗句而发出欢快的应和之声——之后也许是叹息。”在李白这里,作品和他的生活之间不能直接画等号,实际上,作品当然和作者的生平、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作品一旦成立之后就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 ,而伟大的作品肯定是一件相对独立的艺术作品。因此,李白的意义在于,他成功地用文学的形式无比精彩地呈现出了欲望。

      李白所表达的情感是带有普遍性的,但是李白的特殊性就在于他用语言的形式、用诗歌表达出了这些情感。因此,虽然这些诗歌里面会有庸俗的一面,但是它们仍然能够感染读者,同学们仍然会觉得他很诗意。不过如果细究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李白也有寻常乃至功利的一面,比如他的婚姻状况和同时代的士人就很不一样,这里当然不是只有浪漫和自由。

      通过这些就可以看出,李白之所以能够成为李白,就是因为他确实展现出了 超越性 的一面,而且这一面主要还是依靠作品而流传了下来。又比如,虽然杜甫作品和人的统一程度很高,杜甫在政治上也确实非常忠君,但他有时候也像李白一样在政治上有很高的自我期许:“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实际上我们恐怕很难确定杜甫的政治才能究竟有多高,史书里甚至有杜甫性格不好(“褊躁”)的记载。所以古人的“诗意”,首先是体现在他的作品里。当然我们往往会愿意相信许多文人是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比如陶渊明,有关他的生平史料实在太少了,我们只能通过他的作品来推考勾勒起生平。所以,陶渊明究竟是否如其诗文呈现的那样呢?我想这关乎 信仰 ,至少我愿意相信陶渊明的人与文之间高度统一。实际上,“古典文化”之所以能形成传统,离不开许多信仰。

      因此,在了解一位诗人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不同的层面。同学们可以先读读自己喜欢的作品,找一些比较好的注本,如果有兴趣就再进一步去了解诗人的生平。





同学提问: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是否也会收获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呢?


       文学分有 虚的一面和实的一面 。如果是对于诗人真实的人生经历,对于这样实的一面有兴趣,那就需要深入地看书,看学者的研究,以求回到古代的语境。

      李白的妻子之所以不离开他,其实这背后是因为古代的女人想要离开男人也是相对而言非常困难的。比如在李清照的第二段婚姻中,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她的丈夫就是一个贪图钱财的商人,而李清照的性格很刚烈,她非常坚定地要和他打离婚官司。但是,当时宋代法律明确规定,如果妻子状告丈夫就必须要先接受一定的刑罚。所以说,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有当时历史社会的客观条件,有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所以,如果想要了解诗人的具体行迹,哪一年到过长安,有过几位妻子,这些都是有明确答案的。但如果说诗人的诗歌带给读者怎样的体悟,那就是没有明确答案的。这就是实和虚的区别,虚的部分依靠感受,而实的部分就一定要深入到另一条 真实历史的线索 中去。





       同学提问:我对古代文学尤其是诗词方面特别感兴趣。但是,有一天我室友问我,你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文学?如果是感性的角度,我就能说我对它很有兴趣;但是要从理性的角度来回答,我突然间就无言以对了。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会困扰中文系的每一个人,我们学这个专业究竟有什么用?

      首先,是否有用并不取决于这个专业,而是取决于这个市场。只要这个专业没有沦落到 “庞氏骗局” 的地步,那就都是有用的:假如你学了某专业,最后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教授你学到的东西,这是庞氏骗局。至少目前中文系的就业现状不是这样的,我们毕业生的出路还是很广的。而且,大学里的专业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职位永远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只有能力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优秀的工作者需要具备收集、处理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这一点其实对于任何专业而言都是一样的,只是大家所面对的材料不同而已。

      所以说,我们现在学习任何东西,只会影响我们将来大概在哪个 范畴 内去发展。在我看来,本科阶段读文史哲专业的区别并不是太大:我们都要接触一些人文典籍,都要培养一些处理材料的能力,然后还要养成一些人文常识。

      那学习中文有什么意思?你可以问问你的同学,追星吗,看球吗?什么当我们看到刘翔破纪录,看到短跑世界冠军哪怕只是推进那零点零一秒的时候,我们就都会感到非常激动?我们会觉得这些体育赛事很好看很精彩,但是这有什么用吗?

     因为快乐。或者说,因为我们能感觉到这些运动员在 努力完成一种突破 。而我们之所以从事学术也是因为有着相同的动力,人文学科的学术门槛比较低,它使得我们能比较快地领略到 学术的乐趣 。这样的乐趣就和我们看到运动员跑快零点零一秒是同样的,我们不可能像他们一样在体育上达到那样惊人的程度,但是这种惊叹可以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读文学作品、做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当我们惊叹于某位前辈学者的一个考证推进得那样精妙,当我们观察着某位大家如何构建自己的思想再提出最终的结论时,这其中自有乐趣。

      所以我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首先学习中文还不是一个庞氏骗局,而且它确实是能够让人感到快乐。




  

       同学提问:我觉得在我读书的过程中,被动性的接受比较多,感觉好像没有办法形成一种自己对于材料的批判性的思维。我们要怎样培养这种形成独立观点的能力呢?


       这是需要时间的,在这里我有几个建议:

      第一个就是在本科阶段,同学们学习的面要稍微广一些,不要急着做专家。当然“广一点”并不意味着泛滥无边。第二个建议就针对于此——大家要记得,听讲座跟吃火锅是一样的。确实,这两件事情都会激发愉悦的心情,并且这种愉悦可能也会提升我们看书的效率甚至是作业的质量,但是同学们不要认为听讲座就意味着自己在独立而切实地学习。所以说,学习的面是要稍微广一点,但我们还是要抓住一些经典一些核心来下工夫。

      然后,我也建议不要过早就进入某一项专门的研究。同学们首先还是要了解那些最重要的最具有典范性的作品。就像我们中文系有很多精读课,但并不是精读每一位作家。比如现代文学总归是要将鲁迅是排在第一,那我们就需要在鲁迅这里多下点功夫,以鲁迅为核心,然后再适当地旁涉出去,追求一种  “有定点的广”

      以及,可以通过接触一些西方哲学来训练思维。徐复观先生好像说过要多读一些西方哲学,不是专门去学习这个领域,而是用这些思想来磨脑子。我觉得,康德是西方哲学中比较好入手的,推荐一本书,《康德的大刀》,这是谢遐龄教授在80年代写的导读书。此外,译林出版社引进过牛津的一套“斑斓从书”,对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都有专门的介绍,小小的中英对照本很适合阅读。




  

        同学提问:古典诗词中常常有一些重复的意象,有时过度的重复性可能会消解我们阅读时纯粹的愉悦感,这种情况怎么办?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读最经典的作品。古典诗词的体量太大了,同学们可以先读一些选本,这里我可以推荐一些书籍:

      第一套书是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套“选评” 。这套书中每本所选的作品都不多,诗人的作品大约是一百首左右,作者的水平都非常高。比如《李白诗选评》的作者是赵昌平先生,《杜甫诗选评》的作者是葛晓音教授,《苏轼诗词文选评》则是王水照先生和朱刚老师合作的。

      第二套书是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选集 ,这套书出版得比较早,每一本选集大概涵盖了两百至三百篇作品,比较适合系统性的学习。作者也都是高水平学者,比如《苏轼选集》是王水照先生选注的。

      同学们在读完这样两套书籍以后如果觉得很感兴趣,那就要进入全局的学习了。在这时就要注意选读哪些版本,这也需要大家有一点文献方面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