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去哪儿第十二期回顾 | 探秘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走进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0-05-15                                         浏览次数:

2019年10月22日星期二,任重书院第十二期”导师去哪儿”活动在上海市元代水闸博物馆顺利举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潘碧华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导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几百年前水利工程的发展变迁。



        首先,潘碧华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具体地讲述了水闸遗址的发现过程。2001年5月,普陀区志丹苑小区的居民楼后在一次偶然的大型施工活动中发掘出两块光洁平整的青石板,中间通过一块元宝状的铁榫咬合在一起。该发现一经上报,上海市政府便派出考古队员与专家进行调查。最终专家判断地下有一处罕见的水利工程遗址。这一发现轰动学界,被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考古队员们为了推断出遗址的具体形态,运用了各种科技手段。上海土质松软,洛阳铲无法在地下6-7m处顺利运行,于是换用高密度电阻仪和勘探雷达进行探查;为求精确,考古队员用机械方法在遗址周围钻出数百个钻孔,最终逐渐勾勒出闸体的基本轮廓——两头宽中间窄的亚腰型

        场馆占地虽小,但布局紧凑而精致。走进场馆,四周的内墙上投影出了建造水闸时的每个具体步骤:打地钉、挖底槽、铺石板、嵌铁锭、立闸门柱、垒荒石......辅以劳作声效,使复杂的建造流程生动明晰。



        拾级而下,沿着玻璃栈道漫步,水闸中央的巨大闸门映入眼帘。闸门由两根长方体青石柱组成,下有木制门槛。底石由一块块青石板平铺而成,石板间嵌地锭榫,下铺衬石枋,其下由龙骨承载,龙骨下又有地钉支撑。水道周边有数千个木桩构成水闸的地基,而木桩间用砂石瓦砾进行填塞,最外层砌设砖墙,用于加固水闸。



        潘老师告诉我们,太湖平原独特的碟形地貌容易导致吴淞江潮水倒灌,泥沙沉积。唐代时的吴淞江河口宽20里,到了宋代仅余九里。元代年间,河道愈发狭窄,从而引发水患。为治理吴淞江的淤塞泛滥,元泰定二年,任仁发主持建造了这座水闸。任仁发是元朝著名水利专家和画家,主要从事水利兴修,曾先后主持过吴淞江、通惠河、会通河、黄河等水利工程。在用于建造的石板、桩尖上皆用八思巴文记录了供货地与供货人的名字,以便当时政府的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除水闸外,展馆内部还陈列着许多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如铁钉,瓷碗等,从中可窥探出元代上海先民的日常生活。



        活动临近尾声时,潘老师谈了建造遗址博物馆的风潮。他说:最近贸易战如火如荼,实体经济发展不景气,于是很多地区转而发展文娱产业,尝试实现产业转型。文娱产业受到重视,带动经济发展,而这对于考古工作者也将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这座坐落于城市地下的古代遗址对于研究吴淞江河道的变迁具有重大意义,也有利于今人研究元代的社会风情、水利工程的概况。此次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之行给我们一个贴近历史遗迹,体验考古探秘的机会,让我们从数百年前的水利工程古迹中发掘出了上海的文脉,听见这座现代城市过去的故事。


活动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