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沙龙227期回顾 | 扇面之美——复旦大学博物馆扇面展撷英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0-05-15                                         浏览次数:

2019年5月29日星期三晚18:30—20:00于H3018教室,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赵琳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明清之际扇面的世界,在一张一合中领略中国传统的工艺之美。


在主持人热情的开场后,赵琳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本次讲座大致按照中国古代纨扇的发展史和中国古代折扇的发展史两支脉络,同时将上海复旦大学博物馆“一面见君怀——明清江南扇面展”展览中的部分扇面精品和其他相关博物馆的扇面精品穿插进去进行具体讲解。


赵琳老师



首先,赵琳老师追溯扇的发展历史。赵琳老师先从“扇”的字体说出,指出扇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扇刚开始是作为招风纳凉、驱赶蚊虫的工具。扇的材料刚开始也是比较简单,就是羽毛或者竹木。谈到羽扇,赵琳老师还援引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一句,表现出羽扇带来的儒雅气质。接着,赵琳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明代苏州地区的吴门四家,即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


宋代御书葵榴画扇


谈完“扇”的起源,赵琳老师开始讲解纨扇的发展历史。纨扇是丝织品的扇面,不同于羽扇,它是工艺品,因为形状多为圆形,所有又被称为团扇或者合欢扇。赵琳老师提到纨扇是西汉到宋代最流行的扇子,但是其他扇子,如蒲扇、羽扇等仍然存在。宋代,折扇渐渐流行起来并与团扇并驾齐驱,明清之际折扇取代团扇成为主流。赵琳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了第一篇歌咏团扇的诗作,汉代班婕妤的《团扇歌》



介绍完团扇,赵琳老师提到:宋代扇面书画艺术出现了繁荣景象,画家主动借用扇面的艺术形样进行创作,扇面作为一种小品性的绘画形制完全从扇子中脱离出来。


扇面作为绘画形制的诞生

  


讲到扇面艺术,自然绕不开折扇。关于折扇的起源,赵琳老师提到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折扇在中国发明,即南北朝时期的腰扇;也有学者认为折扇是在日本产生,经由朝鲜,在北宋初年传入中国。


  


北宋年间折扇传入中国


虽然折扇在宋代已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仿制,但是在明代皇室的带动下,折扇才开始真正流行。



清代俞礼:山水人物扇页



赵琳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明代版画插图、青花瓷盘上的折扇形象,反映出在明清两代,折扇已经取代纨扇,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主流了。


瓷盘中的扇面形象


接下来,赵老师介绍了复旦大学博物馆“扇面展”中的几幅折扇作品,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各一幅,其中取材于“兰亭雅集”的人物扇面让大家印象极为深刻。然后,赵老师还介绍了参展的两幅书法扇面,分别为俞樾的隶书作品,和高僧竹禅的“书法二体”扇页,都极为精彩。



扇面中的“兰亭雅集”


赵琳老师的讲座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还丰富了同学们有关扇面的知识。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和赵琳老师进行热烈地互动,赵琳老师也耐心详细的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赵琳老师在耐心帮同学们答疑解惑



最后,同学们和赵琳老师合影留念,为此次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