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沙龙225期回顾 | 中国古代女装结构——解析历史影视剧中的服饰美术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0-05-15                                         浏览次数:

三四月份,春暖花开的季节,携二三好友,着一袭汉服,赏玉兰片片,观樱花簇簇。

2019年4月1日晚18:30—20:00于H3018教室,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祁姿妤带领同学们走进了历史影视剧中的服饰世界,领略了中国的服饰之美。




在讲座的导言部分,祁老师提到,本次讲座的目的在于对关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经验和乐趣的分享与交,旨在每个同学脑中构建现象、原理的理性框架,再由同学们自己日后用具体的实例填充出这个谱系。祁老师将宋元以后绘画、文献中“对唐代的想象”与“历代服装的真实性”的碰撞作为了本次讲座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讲座开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向对“汉服”的介绍,到分清实物与想象的图像谱系再到把握历代服装的结构演变,共同构成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究竟何为“汉服”?中国古代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的时空区域范围,多种文化意识与相应的服饰并存。相比日本、韩国等东亚其他相对民族单一的情况,难以用同一种服饰来统一中国人的形象。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提到“汉服”的时候,是指隐含着包括汉代、魏晋、隋唐、明代的服装款式的中国古代服装的概念。单独复原一个时代的服装是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服装的。祁老师带领大家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方向领略了变化中的古代服装款式的魅力。朝代更迭下的中国古代服饰又是怎样随时代而变,彰显不同时代背景和社会差异的。中国在不同时期的服装对日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礼失求诸野,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日韩服装保留着中国某一时期服装的重要元素。也正是因为朝代的更迭,地区的差异,我们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定位就没有明确的标准,其形态很难统一,也难以用一个具体的特征去概括。“汉服”成为了中国人想要研究和再现的一个重要命题,既神秘又令人神往。




第二部分真实与想象的关系。是祁老师的重点介绍部分。“层叠的历史与永远触摸不到的复古梦”是祁老师给出的一个小标题。面对后代文学作品、绘画雕塑、影视艺术对历史上实物的描述及复原的模仿与想象,我们需要一个严谨的学术态度来撇开想象的泡沫。王国维先生的《胡服考》,陈寅恪先生对二重考据法的发展,沈从文先生耗时二十余年编纂出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顾颉刚先生畅谈古史辨伪的思考与计划,以上科学的论证方法和严谨的态度都对推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发展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祁老师举例说明服装史的真实与想象问题。自唐代以后,中国绘画雕塑中出现两种服装系统:一种是对晋唐的想象,高腰裙、交领深衣传统的再现,材料集中在卷轴画、版画中;一种是反应社会现实状况的着装,随着不同民族的融入和社会整体需求,发生着结构上的变化,材料基本在墓葬里。例如,明清出现了大量的仿古风格的仕女画,这一时期有名的画家有改琦、费丹旭,所绘女性身材瘦削。这种材料并不能直接说明现实中明清的女性服装穿着情况。



第三部分,服装结构。祁姿妤老师认为,区别于绘画、雕塑媒材中的服装材料,实物服装的“结构”是一种重要语言。她对中国古代女性服装结构的谱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中国古代服装的“主要原则与智慧”以及“中国几个基本的服装结构类型”带领同学们走进了中国服装的智慧领地。“十字平面裁剪”既阐释出人体的对称性结构,又考虑了对折布料等方法的平面裁剪更易于传播;“交窬的运用”彰显古代的用料节约原则和对牢固性考虑;“掩盖的门襟”原则是对礼仪的回归;“拼缝、褶裥与开衩的结合”,展示出在不同时代对躯体四肢活动性空间需求的考量。尽管中国古代服装极富变化,其基本的结构类型仍可以进行简单的概括。祁老师对深衣制(直裾与曲裾)、上衣下裳、胡服(圆领袍与裤褶)、马面裙等基本的服装结构进行了介绍,并从朝代更迭以及对周边影响两个方面展开描述,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好评。最终对马面裙案例的分析,引发了在场同学的好奇与激情,多位同学拿出自己的“汉服”,与祁老师展开了生动贴切的讨论。



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满满的关于中国传统服饰的知识,更是大饱眼福,从饱经风霜的考古遗物,到色彩鲜明的现代古装剧照,从赞叹不已到各抒己见,本期任重沙龙圆满结束。


可参考文献:

《史更几兴废 ,物华常流传 —— 马面裙的始末、解构与重组》

《清代马面裙形制研究——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