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行:透过中国哲学经典阅读人生 ——思修课唐明燕老师访谈录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8-12-27                                         浏览次数:


唐明燕,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网易公开课“先秦儒家哲学六讲”(被教育部授予“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人,上海市教学能手。



《任行》:请问作为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讲述者,您是如何定位思修课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地位或者角色?或者说,您希望思修课给同学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唐:大学时期对人生成长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这是一个从依附于家庭到自立于社会的过渡阶段,是确立职业理想、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的准备时期,也是形成理性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对着人生场景的巨大转换,往往会产生特别多的迷茫与困惑,而我们这门课可能是学生整个求学阶段唯一的一门专门用来思考人生的必修课,所以我觉得这门课对大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也应该是他们很需要的一门课。


我们的课堂会涉及到一系列的人生课题,比如说,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等。这些问题可以说都是我们人生最切己的问题,它们直接关系着我们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说实话,虽然我是这门课的老师,但是实际上这些问题也同样是困扰我的问题,在人生旅途中,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好像有所领悟,但不久我又会产生新的困惑。而且,这些问题在每个人所处的不同的人生场景中各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并没有能力告诉大家在这些问题上你具体应该怎么办,但是我会陪伴大家一起去思考这些人生中的重要问题,并且我会基于自己传统文化的专业背景,把我们古代哲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在课堂上,我希望我能够带领我的学生,在大学这个人生成长的黄金阶段,能对一些重要的人生问题有一番思索,我认为这种思考即使没有得出清晰的答案(而且大概率也不会有很清晰的答案),但思考的过程本身也一定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所以如果问,我想在课堂上带给我的学生怎样的影响?我最希望的就是引发同学们对自己的人生展开自觉地思考



《任行》:那么以您的感觉,目前思修课的实际面貌与您的期望面貌有什么出入吗?


唐:在我的课堂上,我觉得还基本能符合我的期望吧,当然,摸索和改进一直在进行中,因为我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并不长,之前我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工作,自身也存在一个转型的问题。



《任行》:唐老师您刚才提到您原先是讲授中国哲学课程的,那么您觉得和思修课比较起来,讲课时最不一样的是什么?


唐:在2016年10月份调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之前,我曾经在哲学系从事过10年的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工作。说到讲授中国哲学史和讲授思修课最大的不同,我觉得就是中国哲学有很明确的线索和知识点,很多重要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研究,所以对于一个思想家的理念我应该从哪些角度去给学生讲,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这些都是很明确的。但是咱们的思修课却不是这样,这门课的侧重点并不是知识点的传授,而是价值观的塑造,所关涉的很多人生问题,其答案是开放的,而且需要考虑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实际,要联系现实,也需要教师本人投入比较多的个人感悟去感染学生。这对讲授哲学史出身的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虽然,我感受到了挑战,但实际上我还是很愿意教咱们这门课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咱们的课堂上,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



《任行》:您对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有什么建议?


唐:说到建议,我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要重视实践。因为我们这门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这门课上,我们要学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应用到实践去,我们所学这些道德理念才会产生真实的意义;也只有把所学的道德理念应用到人生实践中去,才表示我们真的领会了,接受了。这就要求大家要从实践中去学,要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去学,要从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体会中去学,要从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学。在课堂上,你应该带着你对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观察来听课,老师在提出某个观点、讨论某件事情的时候,你要自觉主动地与实际生活相映照。


第二条建议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虽然你们有教材,但教材给出的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框架;虽然你们有老师,但是老师的观点未必那么可靠;以我自己来说,我会在课堂上传播正能量,会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我的人生体验,分享我对诸多人生问题的看法。但是那毕竟也仅仅是基于我的人生体验,它肯定不全面,有些不可避免的也会带着个人的偏见。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有“四假相说”,所谓的假相就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妨碍人们客观认识世界的偏见。其中一种假相他称之为洞穴假相,指的是由于每个人在环境、教育、性格、爱好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把自己的个性渗透到事物中,从而有可能歪曲事物的真相。老师也不例外,老师也会有自己的洞穴,在课堂讲授的时候也难以避免个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我还要给同学们的一个建议就是,重视课堂交流,学会多角度的看问题。我也非常希望课堂上能够形成讨论的氛围。重视交流,首先就是要敞开胸怀,《论语》讲:“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这是学习的正确态度,这种态度,对我们这种课程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这门课所传达的主要是价值理念。这世界上,接受什么最困难?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最困难。但是你要想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有提升,你就不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我们课堂上,老师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也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这些观点与你原有的价值理念相冲突,你可以表达,但是心态要摆正,面对这种不同,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具备一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一种开放的心胸去面对这种不同。如果你可以做到,那么在交流中,你就会看到处理同一件事的不同的角度,你很可能会发现,噢,原来在同一件事情上,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竟会得出这么多不同的结论。这会大大深化你对问题的认识。



《任行》:您常常会在课上引用《老子》《庄子》等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您认为我们大学生为什么需要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说自己是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黄皮肤、黑眼睛,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处事方式。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熏陶浸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具体到人生成长而言,中国哲学有特殊的优势,那就是中国哲学不太关心纯粹的自然问题,而是特别关心人生、人事和社会问题。讲天理是为了讲人理提供根据,论天道是为了论人道树立准则。相较于离人生问题比较远的西方哲学,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大量对人生问题的思考,读中国哲学的经典文献,往往能够使人获得一种很直接的人生经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很多年,觉得自己似乎总结出一些人生经验或教训的时候,翻开我们中华经典一看,原来我们中华先哲早在几千年前就把这些问题说得很清楚明白了。大学生正好处于容易困惑的人生阶段,如果你们能够主动接触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就往往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获得很多人生启迪。所以我觉得大学生去接触中国的经典文献,去了解我们中华先哲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我觉得不仅是大学阶段我们应该接触这些经典著作,在整个人生历程中我们都需要它们。我们常说“经典常读常新”,“常读常新”不是说经典本身变新了,而是说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增加,回味同一句话的时候,感受不一样了。以我自己来说,我在硕士阶段主要攻读道家方向,那时我的年龄20多岁,以我当时的人生阅历,看老庄的思想,体会不出太多的精神力量,甚至在读到庄子的“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的时候,觉得太消极了。今天,在年近40这个人生阶段,我再去读《老子》、读《庄子》,我才真正感受到老庄哲学对于我们人生的安慰意义,才真正体会到那种支持和美



《任行》:那您对大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建议?


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阅读我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尤其是先秦诸子的经典文献。因为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那个时期政治上虽然动荡不堪,却是学术的春天,各种思想如火山喷涌般爆发,建构起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骨架。而且那个时期的思想受政治的影响比较小,是中国文化发展最活泼、最有生命力的时期。阅读原著、亲近经典,是我们真正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的最为可靠的方式。关于阅读古代经典文献,大家不要有畏难情绪,一方面中国哲学的抽象思辨程度本来就要比西方哲学弱很多,讲的很多都是很朴素的人生修养与治国理念,另一方面,现在也有很多注解本,把原文和注解本结合起来读,理解起来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采访:喻浚雅

排版:喻浚雅

网页编辑:徐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