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沙龙第240期回顾|“两弹一星精神”——打造大国的底气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12-06                                         浏览次数:

1960年11月05日我国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0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0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图片


11月23日下午15:25,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学礼老师在邯郸校区H3208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讲座——「两弹一星精神」:打造大国的底气,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两弹一星元勋」背后的可贵精神。


01

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


图片


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可以说是很不寻常的时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独立自主、奋发图强,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核弹(原子弹、氢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辉煌成就。


02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在「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中,孕育形成了一种伟大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图片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精神支柱许多身居海外、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怀抱。核物理学家彭恒武在英国留学10年,获得两个博士学位,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胸怀报国之志,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从英国学成归国的程开甲教授,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一干就是近20年,他感慨地说:「如果我不回来,绝不可能像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联系着。」力学家郭永怀在飞机遇险、生命最后的一瞬间,他想到的是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住有重要价值的绝密文件。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两弹一星」广大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爱国奉献的壮丽史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立足基点广大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经受了生命极限的严峻考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仪器,动手制造;缺少资料,刻苦钻研。邓稼先领导的研究小组因陋就简,利用手头仅有的几台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是古老的算盘,获得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数据;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连续奋战100天,解决了氢弹理论设计方案;王希季竟然利用水稻田,建立了火箭发射试验场。正是这种精神使「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面对外援中断、面对重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知难而进,先后制造了几十万台仪器设备,攻破了几千个技术难关,创造出「两弹一星」的伟大奇迹。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两弹一星」研制是一项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协同,集智攻关。当年孙家栋受命负责卫星的总体设计,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团队合作,足足花了2个多月,跑了几十个单位,精挑细选出18个人。这「航天十八勇士」来自不同专业,各有所长,协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03

两弹一星精神的意义


图片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它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实力,促进了科技发展,推动了人才建设,繁荣了社会经济,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两弹一星」伟大精神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图片

文案|杨沈蕴

图片|刘滢

编辑|孙梦

审核|郑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