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滋养性灵,做好学问——记任重沙龙223期暨新生讲座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8-10-13                                         浏览次数:

9月27日晚18:30,由任重书院举办、院长王德峰老师主讲第223期任重沙龙暨新生讲座“性灵与学问”在三教3108教室准时举行。在“哲学王子”王院长的魅力之下,讲座共吸引了271位同学报名,当天不仅教室座无虚席,连窗外都站满了慕名而来的同学,可见同学们对这场讲座抱以的极大热情。


“性灵与学问”这个主题,对同学们来说不免带着几分玄妙深奥的色彩。王院长首先从学问与学术的区别切入,强调了humanist(人文主义)与科学范畴的不同概念。学问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发展形成的,但人文学问不能被称为“人文科学”,因为它不是对外部规律的描述和解释。

王院长认为,我们来到任重书院,不是仅仅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更要习得做学问的本领,培养做学问的思想智慧,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有理解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能够提出真实问题。而这种无法用其他语言翻译的、高于理性的力量,即谓性灵。

接着,王院长用直觉、想象和感悟三个概念来进一步阐释性灵一词。直觉和想象都较好理解,而“感悟”一词却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应意义的词汇,王院长便在两个层面上对“感悟”作了深入解释:

人常将感悟理解为从个性上升到共性、从特殊性总结出普遍性的过程,然而这只是感悟一词的表层意义。在佛教禅宗的观念里,感悟代表着对空和虚无的领会。它不同于“有所得”的认知活动,不是有东西在某处等待我们去理解,而是心灵与虚无的默契。修习人文学问,正如达到“摩诃般若波罗蜜”的境地,先要将心放空,才能更好地装进东西。


讲座上求知若渴的同学们

至于如何“做学问”,王院长由苏格拉底与老子的名言进一步推导:学问不是知识的积累。关键不在知识多,而在于做学问的人的性灵不被遮蔽。

王院长借用清代学者章学诚对良史的基本判别标准,提出了普适的“才、学、识、德”四项能力:史才,为文字表达能力;史学,意味着积累大量史料,以期“练其事”;史识,意指对历史事件的判断、洞察与体会力;而史德则是“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不从个人情感出发记史。只有获得了这四项能力,才能探讨历史学的使命与价值。

他提出,未来永远是我们希望和恐惧的对象,而史学要做的,便是抓住民族命运的线索,为民族选择道路提供依据,让我们能够以筹划、决断的方式走入未来。故言,历史研究是正义的事业、真理的事业;是对“业”历流转的体会;它指向中国的灵魂与未来的命运。

而就“预知未来”的问题,王院长对当下正火的金融学提出了批判,并指出,已为世人所遗弃的金本位才是金融资本时代人们避免危机的唯一出路。同时,针对“识”、“德”的来源,王院长指出,一是要打通文史哲,二是要体会民族当下的生活。


如果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那么性灵就是创新的原动力。王院长引经据典,借《周易》与王阳明的思想,结合自身经历,讲解了“修辞立其诚”的寓意。做学问即是“立其诚”的过程,要用诚意唤醒才学。正可谓“诚意是修辞的主意,修辞是诚意的功夫”。

从古至今,众多伟大文明的繁荣兴盛都不始自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因素,而是源自性灵。那么,我们要如何保护、滋养我们的性灵呢?在讲座的最后,王院长给了我们答案:艺术。

真正的艺术欣赏,是一个灵魂被作品唤醒的过程,是作为人而非容器,去主动参与、创造的过程。工艺品不过是一个物件(object),而艺术品的诞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世界的建立,只要你走进去,便可以看到其内部蕴含的宏大世界。

至此,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为了感谢王院长对我们的任重学生的关爱和指导,书院学生向王院长献上了鲜花。


文案 | 石清溪
编辑 | 曾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