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去哪儿第9期 | “翰墨丹青融神思——走进上博历代绘画馆”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8-06-15                                         浏览次数:

2018年6月10日星期日,任重书院导师去哪儿第九期“翰墨丹青融神思”活动在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绘画馆顺利举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赵琳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导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中国历代绘画的美学盛宴。



循着历史的脚步,同学们得以把握中国各个时期的民族绘画之特点,品味绘画背后的文化历史转变。



首先,赵琳老师用五代十国时期的画作《闸口盘车图卷》为整场巡礼拉开了序幕。唐代到宋代,人物,山水,花鸟画进入全面兴盛时期,在注重写实的基础上,创造出工笔重彩,水墨单色,泼墨,没骨等多种表现技法,并创造出各种具有典范意义的风格样式。上海博物馆所藏《闸口盘车图卷》并非卫贤所作,而是宋代后人临摹之品,但即使如此,其艺术价值仍被认为十分杰出。

解读过程中,赵琳老师首先细致入微地将整幅画作描绘的场景及细节向同学们娓娓道来。



画面左中部位是安置水磨的堂屋,堂屋两端各置望亭一座。台基前面是河道,河面上有两艘运粮引渡的篷船。对河是坡道,木桥横亘在画面下方。坡上有六辆独轮车、太平车。坡道左向傍山脚逶迤而隐,右首有酒楼一所。门前扎有彩楼,高逾丈。楼中悬一布旌,书有“酒”字。

全面描绘了45个人物的活动,劳动着的“民夫”人数最多:有磨面、筛面、扛粮、扬簸、净淘、挑水、引渡、赶车等各种不同的分工作业。在左边上角的望亭里,有戴硬脚幞头、着圆领袍衫装束的官吏和侍从五人。这幅画再现了当时汴京的官营水磨作坊的情况,可谓是杰出的风俗画。

耐心解读之后,赵琳老师从宋画特点总结了唐宋时期的文人体物精微的无我之境以及复刻自然坚持写实的珍贵态度。



走过唐宋的体物精微,同学们踏入元代的极简风尚。文人画自宋代崛起,至元代则成为了画坛的主流。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志,融入书法笔意,追求诗的意境。同时宣纸的广泛运用,为表达笔墨意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绘画由写实传神向抒情写意和表现笔墨形式美的方向发展。以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为例,其艺术表现手法与唐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渔庄秋霁图》笔墨干枯,简练,意境荒寒,气韵深远。寥寥数笔,饱含了画家复杂的心绪以及对审美理想的追求。此画不仅创造了一种荒寒旷远的绘画意境,而且也将元代的山水画的用笔技巧推向极致,而这股极简风格的背后,也昭示着历史文化的转变。

宋到元的更迭,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意义重大,绘画艺术作为文化的形式,同样受到波及。倪瓒生于南宋的富庶之家,自小浸染于南宋的文化中。晚年时,倪瓒所在的江南地区饱受战争之苦。倪瓒自知无力改变世界,便散尽家财,乘一叶扁舟游历太湖,创作了一系列风格相似的画作。

关于这种极简的构图风格,赵琳老师解释道,由于元代民不聊生的历史现实,文人画士们的心境整体上较为寂寥失落,因而在画作的体现上,丧失了唐宋的华丽精致转而体现出凋零与空乏之感。



而到了明清两代,画坛上呈现摹古和创新两大艺术潮流并峙交织的多元发展局面。画家们在内容意涵和技法上不断有所拓展,同时愈益加强艺术的抽象表现力,重视诗书画的结合,涌现出丰富多姿的流派和个性风格。

通过对明清时期不同画家之间表现手法的比较,赵琳老师生动地为同学们解析了明末,清中以及清末期的绘画特点。

晚明时,董其昌集宋元绘画之大成而进行变革,重建起文人画的新统绪,继而由“四王派”掀起一股强大的摹古潮流。而到了清中期,宫廷画院的重建以及与西洋画的交流下,中西合璧的画风出现;与此同时,“扬州画派”崭露头角,以绘画为业,藉笔墨摅发胸臆,个性强烈。至道光宣统年间,书坛碑学的兴起使得绘画吸取了金石的笔意,形成“金石画派”,开刚健豪放的一格写意花卉新生面。



在这次导师去哪儿活动中,赵老师以其渊博的文化历史积淀以及引人入胜的语言带领同学们走过中国历代绘画的长廊。在赵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得以将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化历史与中国古代绘画结合,细致感知画作的表现手法,深入了解画作背后的历史土壤,延宕自身对于绘画作品的体悟。匆匆一个下午的欣赏,较之漫漫中国古代绘画史,也许短暂。但正如赵琳老师所说的:“今天也许只是浮光掠影,但中国绘画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