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沙龙第220期 | 永远的遗产:古典柱式的起源及传播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7-12-03                                         浏览次数:

主讲人:陈平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主持人:祁姿妤 复旦大学文博系 讲师


时间:2017年12月8日(星期五)

           18:30-20:30


地点:复旦大学邯郸校区

           三教208室(3208)



讲座简介

柱式(Order)是西方古典建筑的核心,具有丰富的人文与历史内涵,它源于古典时代,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支配了三百多年的西方建筑景观,并传播到了全世界。即便在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之后,她也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现当代文化景观中。

本讲座首先带领大家回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了解建筑柱式的起源及象征含义,并通过对文艺复兴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考察,讨论完整的五种柱式体系的形成过程。最后和大家一起考察柱式在近代中国尤其在上海的传播及运用。


主讲人介绍

陈平,南京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大学美术史论系主任。研究方向为西方美术史、建筑史和美术史学史。

著有《李格尔与艺术科学》、《西方美术史学史》、《外国建筑史》(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译有西方经典名著《建筑十书》、《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等十余部,主编《美术史里程碑》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持人介绍

祁姿妤,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2017级任重书院导师,专业方向中国美术史、佛教美术。她在本次讲座中,将补充希腊化柱式在西北印度地区佛塔组合中出现的情况。在公元纪年前后,来自中亚的希腊化文化以及来自中印度的佛教文化,在西北印度地区已经交锋。原本作为希腊文化符号的古典柱式,在这一地区发挥着构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媒介作用,有些柱式上的图案后来甚至可能传播到了中国的云冈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