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沙龙:我们是否能诗意地安居?——对林语堂中国生存智慧论的思考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5-04-14                                         浏览次数:

 

舒缓隽永的语言,平和充实的感情,幽默风趣的魅力,从《生活的艺术》到《吾国与吾民》,从《京华烟云》到《风声鹤唳》,林语堂先生的文字总是具有令人会心一笑而又掩卷长思的魅力。“春音夏韵,旧脉新传——任重传统文化月”系列活动之《我们能否诗意地安居——对林语堂中国生存智慧论的思考》讲座即将开始,所有的谜底即将揭晓。4月13日(下周一)晚18:30,张旭曙老师与你相约3教3108教室,不见不散。


【沙龙回顾】

4月13日,任重沙龙第201期、由中文系张旭曙副教授主讲的题为“我们能否诗意的安居——对林语堂生存智慧的思考”的讲座于18:30在3108按时开始。不同于讲座主题所暗指,也不同于当下盛行的国学之热,张老师在讲座中理智而又极富激情地对中国传统进行了批判。

张老师引用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作为讲座的开场“谈中国传统,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罕见的诚实,和罕见的断想自己提问的活跃头脑,给予健康的理性批判。这比虚伪的爱国主义要好得多。”一语便亮明了老师的立场,奠定了讲座的基调。张老师毫不客气地称时下流行的一些推崇国学的文章为“懒汉的作品”,他认为旧文化并不能拯救我们,热爱和推崇中国文化必须建立在清醒理智认识自身文化不足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家为基本单位,更大的社会团体甚至国家都是单个家庭的放大,导致中国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缺乏公共精神和参与精神,因而我们需要建立百姓的公民意识;中国传统主张德治和仁政,缺乏法律的严格和清明,用柔软的道德说教来约束政治,使廉明和勤政成为了过高的道德要求,因而我们需要法治,需要尊重公正的法律;以土为重和氏族群居的农耕生活让中国传统下的个人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庞大关系网中的一部分,因而我们要倡导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讲座接近尾声时,张老师的PPT打出一行字“如何看待人的现代化”,掷地有声。若要想在社会、政治层面寻求改变,个人观念的改变必须首当其衝,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做的绝不仅仅是谩骂、嘲笑,应该更多地参与、改变。我们要建立现代个体主体性,不把自己的一切固定在某一个集团利益之上。虽然不论何时,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和道德理性仍然会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只有在建立新的文明、新的文化,进而建立新的人之后,我们诗性的传统才能得到新的意义和真正的传承。

讲座在老师的慷慨陈词中结束,之后也有不少同学和社会人员和老师展开了探讨,氛围热切而富含学术气息。在分发礼品与合影留念之后,整场讲座圆满结束。